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甘肃最大的中药材市场

爱旅行 46 2024-05-16 16:02:35

甘肃省农业的优势产业有哪些?

甘肃省的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种子等六大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瓜菜花卉制种、啤酒花、食用百合等十多个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五位。

甘肃的经济怎么样?

甘肃以古甘州、肃州而得名,位于祖国中心。全省设五个省辖市,七个地区以及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民族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人口近2634万人。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形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祁连山地六大区域。主要山脉大多分布在省境边缘,大多数河流都以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矿藏主要有石油、煤、铁、铬、铜、钨、磷、石膏、池盐、芒硝等。森林资源多集中在山区,主要有陇南白龙江林区的青冈、桦木、云杉、冷杉等用材林树种,木材蓄积量近l.5亿立方米。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人均耕地居第六位,同时,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荒地、水域面积辽阔,可开发潜力较大;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综合开发潜力大;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广阔;甘肃省境跨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环境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有较为良好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石油钻采、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风动工具、军工电子设备等产业相对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省内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商业流通自建设兰州商贸中心以来,市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多层次、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商品流通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商品流通枢纽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

资源劣势甘肃生态环境较为恶劣,非凡是水资源严重匮乏,传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产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从业人口文化程度低下,投资环境不佳,经济基础薄弱,老、少、边、困区域范围大;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以及人文背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位次不断后移,而这种状况在西部大开发中,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甘肃省哪个市经济比较好,主要以什么为支柱产业?

甘肃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答:

1、以粮食、畜产品和果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

2、以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

3、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

4、以输变电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工业

5、以造纸、烟草和纺织为主的轻纺工业

6、定西中药材产业成经济支柱

7、拟定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

甘肃是不是真的很穷啊

甘肃的gdp确实是排名倒数。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

截至2020年末,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7个县、7个自治县。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25019831人,2020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16.7亿元,比2019年增长3.9%。

经济发展:

2019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8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862.4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4805.4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05∶32.83∶55.1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995元,比上年增长5.7%。全员劳动生产率53019元/人,增长6.3%。全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206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3.7%。

2020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1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8.1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852.0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4966.5亿元,增长2.2%。

咸阳中药材种植现状

近年来,有规模的中药材基地不断增长,规范性也大幅提高,且呈现投资多元化。以企业为主体的良好趋势。但规模化基地的总量仍严重不足,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程度、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有待提升。中药农业基地规模的扩展过程和规模化基地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组织机制的创新,也需要科技创新与支撑,否则不可持续也没有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中药材基地的规模化管理,包括中药材种植管理、收获管理和产地初加工管理三项内容,每一项都包括多个环节,如中药材种植管理中种子种苗、场地选址、土地整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等;中药材收获管理包括采收的时间和植株部位;中药材收获管理包括采收的时间和植株部位,产地初加工管理包括药材的净制、切制、干燥、包装、贮藏等、每道工序都关系着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如此众多的程序是中药农业不同于普通农业的特点,也是导致产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因素之一,基本上每一道程序的机械化程度都不高。中药农业当前最大的难题就是用工多导致药材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增加,而用工的个体差异导致管理难度大、标准执行难、生产效率低等瓶颈问题。因此寻找人工替代的解决办法就是中药材种植业目前面临的迫切需求。

相关文章